在核設施、放射醫學、環境監測及應急救援等高風險領域,準確測量γ射線和X射線劑量率是保障人員安全與環境合規的主要任務。加壓電離室巡測儀憑借其寬量程、高穩定性與優異的方向響應特性廣泛應用,其測量精度高度依賴規范操作。掌握
加壓電離室巡測儀的正確使用方法,是確保數據可靠、規避風險的關鍵。

1、使用前檢查,筑牢安全防線
開機前,先檢查儀器外殼是否完好,探頭有無破損或污染。確認電池電量充足(建議使用全新或高容量堿性電池),避免因電壓不足導致讀數漂移。開啟電源后,觀察自檢程序是否正常通過,顯示屏有無異常代碼。
2、預熱與零點校準,奠定精準基石
在無輻射場的清潔環境中,開機預熱3-5分鐘,使電離室內部氣體與電子電路達到穩定狀態。隨后執行零點校準(部分型號自動完成),確保在本底環境下讀數接近自然本底值(通常0.05-0.30 μSv/h),排除儀器自身偏差。
3、選擇合適量程,確保測量有效
根據預期輻射水平選擇合適量程。加壓電離室通常具備多量程自動切換功能,從天然本底(nSv/h)到高劑量率(mSv/h)均可覆蓋。在未知場強區域,建議從最高量程開始逐步下調,防止超量程損壞或讀數飽和。
4、規范巡檢操作,獲取真實數據
手持儀器,將電離室探頭朝向待測區域,保持穩定姿態緩慢移動。避免用手遮擋探頭或快速晃動,以免影響響應。測量時,應在目標點停留足夠時間(通常30秒以上),待讀數穩定后記錄。對于點源,需注意距離平方反比定律,精確記錄測量距離。
5、環境因素修正,提升數據可信度
加壓電離室雖抗環境干擾能力強,但仍需注意溫濕度可能影響性能。在高溫、高濕或強電磁場環境中使用后,應及時返回安全區驗證讀數。避免在雨雪天氣露天使用,防止水分侵入高壓腔體。
6、使用后處理與安全存放
測量結束后,關閉電源,用干軟布清潔儀器表面。若進入污染區,需按規程進行表面污染檢測與去污。儀器應存放于干燥、陰涼、無輻射源的專用箱內,遠離強磁場與腐蝕性氣體。